News

在原位胰腺癌小鼠模型中,研究人员发现,注射表达 S322 磷酸化 ZEB1 的细胞会促进肿瘤生长和转移,而注射 S322 磷酸化缺陷的细胞则能抑制肿瘤形成和转移。肿瘤组织的病理分析也表明,S322 磷酸化的 ZEB1 会导致肿瘤细胞核形态异常,具有恶性特征,且 E - cadherin 表达减少,N - cadherin 表达增加。
慢性肾病(CKD)的肾纤维化进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巨噬细胞极化和自噬的关系尚不明确。研究人员聚焦颗粒蛋白前体(PGRN),经体内外实验发现,PGRN 促进 M2 巨噬细胞极化和肾纤维化。该成果为 CKD 治疗提供潜在靶点,意义重大。
在糖尿病研究中,外分泌与 β 细胞的关系尚不明确。研究人员构建斑马鱼模型,探究外分泌损伤对 β 细胞的影响。结果发现外分泌损伤会诱导 β 细胞内质网(ER)应激、数量减少。这为了解糖尿病机制及干预策略提供了新视角。
癌症转移是全球难题,肝脏是常见转移靶器官。为探究相关机制,研究人员开展了 m6A 修饰的 MIR670HG 对肿瘤肝转移影响的研究。结果发现其可增强库普弗细胞(Kupffer cells)吞噬作用抑制肝转移。这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研究成果以“人脑功能连接组在全生命周期中的发展变化(Human lifespan changes in the brain's functional connectome)”为题,于2025年4月3日以封面论文在《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
由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领导的一个国际团队已经确定了早发性结直肠癌发病率惊人上升背后的潜在微生物罪魁祸首:一种名为大肠杆菌蛋白的细菌毒素。科学家报告说,儿童早期接触大肠杆菌蛋白会在结肠细胞的DNA上留下一个独特的遗传标记,这可能会增加50岁之前患结肠直肠癌的风险。
肥胖与 2 型糖尿病(T2D)严重威胁全球健康,二者关系密切,肠道微生物组(GM)在其中的作用备受关注却未被充分探究。研究人员运用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发现 GM 与肥胖、T2D 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这为防治相关疾病提供新方向。
三阴乳腺癌(TNBC)治疗面临耐药难题。研究人员构建 TNBC 耐药细胞系开展研究,鉴定出 682 个生物标志物候选基因,发现 CHK2、PLK1 和 RAD51 是潜在药物靶点。这为 TNBC 治疗提供新思路,有助于开发新疗法。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作为胰腺癌的 “前身”,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普及,在无症状患者中的偶然发现率越来越高。国际共识指南建议,对高恶性风险的 IPMN 进行手术切除,低风险的则进行密切监测。然而,目前基于影像学特征的指南虽然敏感度高(>90%),但特异性却低得可怜(25 - 30%),这就导致许多本是良性的 IPMN ...
为解决瘦体重(LBM)与骨关节炎(OA)关联性争议,研究人员基于NHANES 2007-2018数据开展大规模横断面研究。通过多变量逻辑回归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首次揭示LBM与OA存在非线性负相关(拐点52.26 kg),尤其在女性和老年人群中显著。该研究为通过体重管理优化体成分预防OA提供了新证据,发表于《Scientific Reports》。
抗生素耐药(AR)威胁全球健康,死亡率攀升、经济负担加重。研究人员从非洲红蕊榄仁(Combretum erythrophyllum)分离内生细菌,分析其次生代谢产物抗菌活性与代谢谱。结果显示提取物对多种致病菌有效,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这为开发新型抗生素提供可能17。
在马产业发展面临生态挑战之际,研究人员针对新疆马产业生态效率展开研究。运用 S-SBM 模型等方法,发现其生态效率下降、区域差异大。该研究为提升新疆马产业可持续性提供依据,对推动绿色发展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