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与北京大学工学部研究团队提出基于表面大形变反推软物质内部物理异常的方法,有效突破了传统检测手段的局限。该方法通过观测软物体表面在外力作用下的大形变,结合先进的数学模型和算法,反向推导内部的材料属性、异常位置和形状。具体流程如下: ...
在理解灵长类视觉脑表征机制的探索中,研究人员开展 “Brain feature maps reveal progressive animal-feature representations in the ventral stream” 研究。他们用多电极阵列记录神经元反应,发现腹侧流神经元对动物特征的编码增强。这为理解视觉系统提供新视角。
在神经内分泌肿瘤研究中,MAX 作为 MYC 转录因子的关键结合伴侣,其失活与多种肿瘤相关,但作用机制不明。研究人员通过构建小鼠模型,发现 MAX 失活可引发垂体腺瘤等肿瘤,还会改变 MYC 网络成员的基因组结合。这为深入理解肿瘤发生机制提供了依据。
机器学习策略识别形态学衰老亚型 :研究人员采用基于 Xception 卷积神经网络架构的机器学习策略,对细胞的原始纹理图像进行分析,计算单个细胞的衰老得分。通过训练,该算法在测试和验证数据集上的平均准确率达到 89%,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 0.95。根据衰老得分,研究人员确定了 C7、C10 和 C11 为衰老亚型,这些亚型具有较高的衰老得分和独特的形态学特征,而 C6 和 C8 ...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首次揭示了纳秒级冲击下柯石英复杂的结构演变路径,为理解二氧化硅多晶型在冲击下的行为提供了关键依据,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早期行星地质历史中硅酸盐矿物的冲击响应和热化学动力学条件,为行星科学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也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约翰斯·霍普金斯医学院的科学家表示,他们在小鼠的正常和胰腺癌细胞之间的过渡状态中发现了一种所谓的表观遗传“标记”模式,正常细胞可能至少对这些与癌症相关的标记保持暂时的“记忆”。
在探究南极冰盖(AISs)和南大洋对气候变化响应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研究人员分析南极海洋沉积记录碎屑丰度数据,结合多数据构建 AIS 行为模型。结果发现 “地轴倾斜扰动” 影响冰盖变化,这为理解冰盖演变和预测未来变化提供依据。
癌症严重威胁全球健康,放疗是常用治疗手段,但精准剂量监测困难。研究人员研发可穿戴、人体组织等效的实时剂量计。该设备在模拟临床条件下性能良好,能检测多种辐射,有望提升放疗精准度与患者安全性。
在有机合成和材料化学中,二烷基锌(ZnR2)应用广泛却易燃易爆、难以操作。研究人员开展了超分子封装 ZnR2的研究,成功稳定其并实现结构表征、混合物分离。这为危险试剂的处理提供新途径,意义重大。
在生命的微观世界里,蛋白质的精氨酸甲基化修饰与多种细胞进程紧密相连,但其中关键 “读者” 蛋白的身份却迷雾重重。为破解这一谜题,研究人员聚焦 BRD9,探究其在甲基精氨酸识别中的作用。研究发现,BRD9 能识别 AKT1R391me2s,激活 AKT 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生长,且 BRD9 与 EZH2 抑制剂联用可协同抑制肿瘤,为癌症治疗带来新策略。 在细胞的复杂调控网络中,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P ...
全新世温度变化研究存在诸多争议,“全新世温度谜题” 尚未解决。研究人员聚焦全新世北半球温带季节性温度重建。结果发现现有重建严重低估季节性温度变化,这对年平均温度(MAT)重建有重要影响。该研究为气候研究提供新思路。
随着气候变化,人类适应性的能源使用引发关注。研究人员开展 “量化能源适应的全球气候反馈” 研究,发现能源适应会使 2099 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降低 0.07 - 0.12 °C,影响各国减排承诺,为气候政策制定提供重要依据。